绝对编码器是一种能够将电动机每转一圈的角度数据输出到外部目标的检测器。通常,绝对编码器可以以8到12位的形式输出360°的绝对值编码,其工作原理与增量编码器非常相似。它包含一个转动圆盘,上面带有若干个透明和不透明的窗口,利用光接收器来收集间断的光束。当光脉冲转换成电脉冲后,通过电子输出电路处理,并将电脉冲发送出去。

与增量编码器不同,绝对编码器不需要回到原点。它通过机械位置来确定编码,无需记忆,也无需一直计数。只有在需要知道位置时,才会主动读取其位置。这使得绝对编码器能够避免零点累计误差和抗干扰性较差的问题,同时响应速度也更快。另一个优点是即使在发生电源故障的情况下,绝对编码器也不会丢失轴位置。它还可以输出各种代码,例如二进制代码和BCD代码,具备更多的灵活性。

工作原理上,绝对编码器光码盘上的许多光通道刻线采用不同的编排方式,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与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唯一的二进制编码(格雷码)。而增量编码器则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输出三组方波脉冲A、B和Z相,其中AB两组脉冲相位相差90°,可以方便地判断旋转方向,而Z相则用于基准点定位,每转一圈输出一个脉冲。

在结构上,增量编码器包含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带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产生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通过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信号的稳定性。而每转一圈,增量编码器输出一个Z相脉冲来代表零位参考位。相比之下,绝对编码器光码盘上的光通道刻线布局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绝对编码器与增量编码器在工作方式、工作原理、结构以及适用场合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绝对编码器无需回原点,通过机械位置确定编码,适用于不需要持续计数的场景,并且在发生电源故障时不会丢失轴位置。而增量编码器则更为通用,适用于大部分场合。了解这两种编码器的区别对于选择合适的检测器至关重要。